赤貧施加在同胞身上的暴力
編按:2012年1月《赤貧即暴力,打破沉默,尋求和平》國際研討會,Paul Dumouchel教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演講。(中譯本:赤貧=極端貧窮)
什麼是暴力?答案既簡單又複雜。容易回答的原因是,任何人都可以識別出暴力,尤其當他親眼”目睹”,而且本身是暴行的受害者時。難以回答的原因是,沒有人確知如何談論暴力,才能放諸四海皆準,才能說服持反對意見的一方。
用肉眼看到暴力不難,但是如果有人跟你說:「極端貧窮就是暴力,真正的暴力」,卻難以言明。為什麼會這樣?即使在某些情況下,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說明:某一行動,某一情況,展現出某種型態的暴力;但在其他情況下,很難,甚至不可能言明那是一種暴力。
這就是為什麼很難說清楚暴力是何物,因為只在某些情況下,可以言明:那一個特定事件或哪一種處境是一種暴力,並且獲得大家的共識。在其他情況下,仍有歧見,甚至那些在我們看來似乎是暴力的受害者,他們自己都遲疑、迴避、拒絕,總而言之,他們自己不會說:“這是暴力”,為什麼呢?
筆者看來,暴力之難以言說正是暴力的一部分。想讓每個人都同意「赤貧即暴力」之所以會難以言說,正因為赤貧是暴力的一環。只是暴力的一環。但是,除非赤貧消失,否則這一環的暴力將繼續存在。
另一方面,讓世人理解到“極端貧窮就是暴力”是根除極端貧窮至關重要的一步。但是,該如何做?而且為什麼會如此難以言明?
大多數的暴力能夠很快地被多數人承認,例如,強暴或人身攻擊,這些暴力往往會引發激烈的回應。這種回應和暴力的類型(身體或經濟暴力…)沒有直接的關連。廣大群眾遭受的經濟不平等並不總是被視為不公正或暴力;人身攻擊本身,當它沒有引發猛烈回應,可能也不被受害者以外的他者視為暴力;加上某些時候,連受害者自己也不認為那是暴力。相反的,我們有一種傾向,有時受害者也一樣,會認為這個暴力是一種懲罰,是他們活該,或者乾脆就說那是宿命。我們多能承認那些激起猛烈回應的行動是一種暴力。當然,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:“我們該如何識別一個回應是否猛烈呢?”,況且,我們常常忽略,或對那些沒有造成猛烈回應的同類暴力行為無動無衷。
當人們深受暴力之苦,卻沒有辨識出那就是暴力,我們這些局外人,通常會認為,加諸在他們身上的暴力更為嚴重,更為極端,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感知的,因為這個暴力,讓他們和我們都無能辨識與言說。同理可運用在我們對極端貧窮的理解,「赤貧即是暴力」之所以這麼難以言說,足以說明它關乎極端暴力。因為極端暴力產生的後果,在最通行的意義上,就是讓它的受害者永遠保持沉默。
事實上,在我看來,極端貧窮的典型暴力便是排斥和沉默。為何是排斥和沉默?如果我們所在的社會,赤貧變得隱微不現,還有它雖然不是完全不可遇見,但是,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迴避、繞過、視而不見。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意外,因為極端貧窮就是排斥。在所有的社會,特別是在越富裕的社會,想要起到正常的交互影響的作用,代價通常不便宜,你需要資源、金錢,當然,還有時間。生活在貧窮線的某種基準以下的同胞被排除在正常的社會互動之外,他們也被圈在其他人的日常互動之外。這個排斥也源於自卑感如影隨形,負面評語四處充斥,這使得受害者本身往往試圖掩蓋其處境,並退出各種能讓他們站出檯面的互動。
極端貧困的能見度這麼低,導致大家的忽視、冷漠以待,多數人都相信,在法國、日本或加拿大,沒有極端貧窮這回事。對「極端暴力」冷漠以待,或抱持懷疑的態度,也是造成赤貧即是暴力的一環,因為它讓被赤貧糾纏的受害者走不出這個迴旋;也因為我們沒有把貧困當作一種政治和社會的問題,沒有把它當作一個與大家都有關係,應該被充分討論的公共議題,卻把它當作赤貧受害者自己要去解決的事。
「極端貧窮的極端暴力」之所以存在,在我看來,很大的原因是源於這個沈默、這個社會排斥了赤貧的犧牲者,還有,也因為極端貧窮的議題,在公眾的輿論中嚴重的缺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