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分享的未來
知道的人分享給還不知道的人。若瑟‧赫忍斯基,第四世界運動的創立人認為:「最貧窮的人應該有機會碰觸到文化,為了讓他們自身特有的知識得到肯定與認同,也為了讓他們和別的公民一起,成為明日文化的創造者。」親身經歷過赤貧的他知道,知識比麵包及短期的協助,更能幫助赤貧者出離極端的貧困。
在最貧困的地區分享知識、繪畫、藝術、詩與音樂,在最窮困的地方演奏鋼琴、小提琴,在最窮困的地方說故事、做美勞、寫書法,...同樣重要的是:讓自己有機會聽和看這些孩子們及他們的父母要敎我們什麼,這是知識交流互惠的具體呈現。
一個非洲上沃爾特的孩子說:「現在我知道的還不多,那是真的,但是,我可以把我知道的那一點點傳給別人,當然,如果他願意,她可以在傳給另一個人,到最後,就不會有人說:『看,那傢伙,什麼都不懂,什麼都不會!』」
透過知識、技能、音樂、藝術和詩的分享,最貧窮的族群得到自由與釋放。面對最貧窮的家庭,第四世界運動組織的行動以《知識的分享》為核心而發展出:《街頭圖書館》、《TAPORI兒童運動》、年輕人的《知識俱樂部》、成年人的《開放大學》等、窮人與知識份子合夥的《知識交流互惠》計畫等。